Go Top!
首頁 > 幸福學堂 > 電子e報

夫妻同心 其利斷金

發布日期:2022-04-27
/專訪臺大進修推廣學院學員 高巾婷、郭德鴻

高巾婷、郭德鴻夫婦,學生時代因跨校社團交流結識,婚後接續完成碩士學位,並攜手進入臺大進修推廣學院管理碩士學分班一同學習。為了彼此的夢想與未來,兩人共同創業,相互扶持,齊心協力為家庭、事業與人生投入愛與精力。

【一償夙願 遲來二十一年的求婚】
臺大進修推廣學院管理碩士學分班29期C班上有對夫妻檔,高巾婷與郭德鴻,在臺大進修推廣學院聯合結業典禮當天,擔任中場演唱的巾婷剛表演完畢,德鴻突然走上舞臺,取出戒指為驚喜不已的巾婷戴上,並獻上一段浪漫的求婚告白,感謝巾婷跟隨他這麼久,也藉由現場師長、同學們共同為他們見證這個遲來二十一年的求婚儀式,彌補兩人當年沒有正式求婚的遺憾。

德鴻談到這段往事,「跟巾婷從學生時代認識,交往過程一直很順利,五年後兩人決定攜手共度人生,當時的年代不時興求婚,在沒有具體的求婚儀式下就順理成章地結婚」;然而求婚的過程對一位新娘而言,是非常唯美、幸福、浪漫的時刻,巾婷為此多年來心中一直存有遺憾,「每回參加別人婚宴,看到婚禮儀式中播放新人求婚的影片,就感到悵然若失」。心疼老婆的德鴻,偶然看到某個車隊聚會中有人求婚,突發奇想跟班代提出想向巾婷補求婚的念頭,正好遇到進修推廣學院聯合結業式需要安排節目,也幸運獲得學院的同意,設計了「恩愛夫妻,學習相隨」的橋段,終於讓這對「資深」新人得能一償夙願。

【默契絕佳 相互增色】
巾婷與德鴻由相識到結褵、生子至今二十餘載,事業有成,兒女都已長大,為了因應事業未來發展與提增管理知能,決定聯袂來臺大進修,巾婷表示,「兩人的人生幾乎是以進修做為串場」,個性、默契上算是相當契合,在經營家庭與事業上都能互為表裡、相互增色,生活中充滿積極、學習、協調的幸福元素。

兩人在專科時代都是校園風雲人物,巾婷是民謠社副社長,德鴻是吉他社副社長,因跨校社團聯誼認識,彼此談得來,開始深入交往;德鴻兵役退伍、工作穩定後,在眾人期盼下如願與巾婷共結連理。婚後生活上的諸多決策,隨著兩人個性和互動默契逐漸發展出一種溝通模式:牡羊座的巾婷有想法、執行力強,宛如企業中的執行長,天秤座的德鴻角色比較像是策略長,擅長分析、精於衡量,負責評估計畫可行性。依據這個方程式,他們完成研究所碩士學位目標,實現夢想中的志業,打造出幸福的家庭,令周遭親友們欣羨,其中特殊之處,在於他們倆追求人生信念與價值觀的調諧。

【巾婷:堅持百忍、無所不能】
巾婷在家中排行老大,下有兩個妹妹,國中時父母離異,靠母親獨力撫養三個女兒長大,所以從小覺得自己責任重大,常姊代母職。她特別感謝母親後來走出陰影,把生活重心全部放在她們身上,要求她們都要研究所畢業,「女生不會輸給男生,將來成就未必比男生差;不一定要學做家事,盡量讀書就好」,巾婷體諒母親辛苦,一畢業即投入職場工作賺錢,是三姊妹中最後一位達成母親心願。她遺傳同屬牡羊座的母親擅長做生意的頭腦,自認做事執行力強,有想法,會積極付諸行動,一路拉著德鴻進修、創業,德鴻坦言「兩人能有今天成就,要感謝巾婷帶領往前衝」。

從小喜歡孩子、想當老師的巾婷,原本從事商業文書工作,婚後決定追求自己的夢想職業,積極朝幼兒教育領域發展。她利用工作之餘及週末進修,先後取得保育人員與(幼托兒)園所長資格證照,正式打通邁向教育工作領域的任督二脈;為了提升本職學能,又陸續參加中文正音班、注音符號正音班、幼兒美語師資培訓等專業課程,直至取得青少年兒童福利所碩士學位後,更讓她隨心所欲發揮對教育的熱誠。巾婷不斷地努力,一路上從傳統幼兒園老師到連鎖安親班主任,最終創立屬於自己的安親課輔事業。

草創事業之初,向公婆借了三百萬創業資金,面對招生與經營的壓力,巾婷凡事親力親為、能省即省,「記得剛創立學校的那年冬天,室內沒有專用廚房,洗碗要到後面露臺洗手槽洗,水龍頭流出來的水冰冷得讓手直發抖;洗廁所時怕弄濕長褲,用兩條橡皮筋箍住褲管拉高,有次突然聽到前頭喊『主任!有人來問班了』,趕緊將拖鞋換回高跟鞋,拉下褲管急忙往前面櫃臺衝去,有時想起來辛酸想哭,好像雲端的公主掉落凡間變成女傭。還好當時堅持熬過來,之後事業發展越來越順利,成就受到大家肯定,親友間聚會常說這一輩就屬我們的表現最出色」。

在勇敢擁抱夢想的路途上,巾婷嚐到努力耕耘、收穫果實的滋味,也深刻體認到一個不敗的人生信念,「只要堅持百忍,就會無所不能」。

【德鴻:做好準備、等待機會】
德鴻的父母是傳統的鄉下人,年輕時從雲林北上到臺北打拼。父親是專業油漆工,白手起家,剛來臺北時借住親戚家,標會結婚娶了母親,靠著幫建商油漆整批建屋換來起家厝,賺了錢就存起來買房子給三個兒子做錢本;母親生性節儉,俟家中經濟穩定開間雜貨店,幫忙持家。

父親一輩子以幫人油漆維生,勤勞、低調、野心不大,很享受工作中的成就感,認為「子女孝順,衣食無缺」的人生就很滿足。德鴻身為家中三個男孩的大哥,從小富有責任感,受父親人格特質影響,承襲「勤苦、耐勞」的個性,心中非常崇拜父親,立志未來一定不能輸給父親;一路成長以來,覺得「有些事情必須要去做,什麼都不做就什麼都沒有,唯有腳踏實地做到了之後,才會知道有何收穫;面對未來,要做好準備、等待機會」。

德鴻專科讀的是電子工程,後來對軟體較感興趣,跟著巾婷一起報考研究所,攻讀資訊管理所碩士,畢業後專心朝此方面規劃人生職涯。他先在傳統電機業任職一年多,擔任電子商務部門主管,發現企業願景與自己的理想志向不合,便跳槽到另一家全球知名的半導體集團公司資訊部門發展。大型企業工作環境相對穩定,IT部門又屬於後勤支援單位,德鴻工作一段時間後,看到身邊有朋友經營個人工作室,感到人生應有更遠大的目標,只是舒適圈待久了,不知該如何跨出去,孰料竟然出現一個突破性的契機。

【契機:換屋找到創業樓 把握良機改變人生】
當時巾婷與德鴻想要換房子住,看到蘆洲附近一所小學對面有間店面出租一、二樓,地點相當適合,本想僅租二樓,房東卻說要兩層樓一起租或賣。兩人正在躊躇困擾之際,巾婷突然靈光一閃,想到未來人生應該有進一步的規劃,何不運用在幼教業多年工作經驗,自己出來創業,而且「地點就在學校對面,再好不過」,「不衝一下怎麼知道會不會過」?兩人審慎分析,決定租下這個兩層樓的店面,規劃一樓開設國小安親課輔班(加盟快樂瑪麗安),家人住在二樓,方便就近照顧。當時公婆擔心兩人同時辭掉工作,「萬一創業不順利,小孩吃什麼?最好先有一個人保留工作繼續賺錢,留個退路」,於是就由熟悉業務運作的巾婷專門負責安親班,德鴻下班後過來幫忙。在兩人努力不懈、細心經營下,兩年後營運穩定,德鴻也辭掉工作加入行列,事業正式步上軌道,人生隨之風生水起。

【邁向成功之路】
巾婷表示,創校之初只聘請一位老師幫忙,一切從零開始,為了展現經營差異化,只招收對面國小的學生(後來證明此策略正確),隨著口碑逐漸傳開,半年後收支開始平衡,每學期保持二十位學生數成長;不到一年,一樓教室不敷使用,便將二樓住家改建為教室,家人因此遷出另覓住所。五年後,擴增事業時機成熟,又在國小部隔壁租屋增設國中部,由德鴻負責,以對街國中的學生為主要招生對象。由於兩人經營得善,業績平穩成長,後來將租賃使用的創始校買下,把公婆贊助的創業基金如數奉還。

巾婷與德鴻創業至今十二年餘,能達到今日成就,究其成功之處,在於他們對事業的「夢想」、「堅持」、「熱情」與「專注」,適足以為其他創業者借鏡。

【重視家庭的價值觀】
談到人生最重視的一件事,兩人不約而同地回答-「家人」。
  
從夫妻倆的家庭背景到彼此攜手走過人生,家人總是互相陪伴、扶持。德鴻認為「家人和朋友最大的不同,在於家人永遠無私地奉獻,不論好壞總是陪伴在旁」,並有形無形地將此觀念傳給孩子。

巾婷與德鴻平時就很重視經營家庭生活,重心放在家人感情上,帶孩子去KTV唱歌,週末固定帶孩子去陪爺爺、奶奶跟阿公、阿嬤兩對老人家,透過聚會、聚餐連絡感情;夫妻倆也是事業伙伴,共同話題從讀書個案、工作策略到看房子,幾乎無話不聊。

談到買房子,德鴻感觸深遠地說,「父親一輩子將重心放在家人身上,沒有太多朋友。年輕時為家人努力工作,存錢買了七八間房子都分給孩子,到最近才想到買一間屬於自己的房屋,希望等年紀大了退休後,能有塊地可耕種自娛,好好享受清閒餘生」。從這件事的啟示中,也許他人很難想像,但是對巾婷與德鴻而言,「家」凝聚了他們所有人,也超越一切事物的價值,家人最重要。

採訪於二○一八年十一月 文/蘇醒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