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Top!
首頁 > 幸福學堂 > 電子e報

理無專在,而學無止境也

發布日期:2019-08-05
/專訪花王(台灣)股份有限公司資深副總經理 吳大松

舉凡飄逸的秀髮、男用洗面乳亦或是衛生棉、清潔劑、嬰兒尿布的廣告,相信你對下面這些電視台詞絕對不陌生:
「這就是我的時尚可愛小心機」
「我的時尚從洗髮開始」
「肌膚update,精彩每一天」
「你總是忙碌,想要嘗試這個世界的各種可能,偶爾會失敗,還是勇敢try。最怕量大的瞬間,讓前進的腳步遲疑……」

但是你可能不知道,這些我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種種產品,皆產自這間耳熟能詳的企業──花王公司。
花王株式會社,總公司坐落於日本東京,於民國53年創立台灣分公司。對外,「以消費者為本」是花王(台灣)公司事業活動的原點;秉持著「多元化融合」的開發理念,創造優質產品;訂定「一貫化流程」;使產品能夠迅速確實的送達顧客手中。他們力求在各種不同的領域,站在消費者以及顧客的立場,開發適性的優良產品,致力實現滿足並豐富人們的生活。對內,以team work的管理理念,打造出family感覺的職場環境,而能在因應時代改變的同時,力求貼近當地消費者,集中當地的消費需求,與當地結合;生產出既不失全球性基礎,又具台灣地方性的特色產品。


「在我的背景裡,除了工廠和研究所以外,無論販賣、財務、企劃、物流……幾乎所有的部門我都待過了。也唯有如此,才能站在不同的立場去為對方思考。或許不能說要求博學,但我想不能只有專精,還要有廣泛的接觸。而一個公司的營運要策略開始進行思考,所以在與臺大進修推廣部合作開辦『花王(台灣)精鍊高階管理與實務研習班』。我首先選擇了『策略管理』這門課;同時,我認為人的思維會隨著環境有所改變,因此我認為『變革管理』的課程也是需要的!」……


學海無涯,一方面希望培育中高階主管以及儲備管理人才,一方面為了能夠拓展管理的相關知識領域;花王(台灣)公司資深副總經理吳大松即是這次主導與臺大進修推廣部合作開辦『花王(台灣)精鍊高階管理與實務研習班』課程的策劃人,本班程進行為期將近一年半,共計六十二小時的課程,分別規劃了「策略管理」、「變革管理」、「服務與營運管理」、「行銷管理與顧客行為」、「合作與談判」五大精選主題。所薦派參加的花王(台灣)集團公司的員工皆為大專以上學歷,且具十五年以上工作經驗者。當中不乏部長、室長、資深經理等中高階層主管,吳副總表示消費者會隨著環境而變化,要和消費者、環境不脫節,知識與應變是重要的。一個公司裡,所放眼的視野和所使用的語言,會因不同領域而有所差異;要如何減少彼此的隔閡?教育訓練就是其方法之一,除了公司整體需要有共同的語言,在內部各領域也要有所謂的基礎架構,以減少誤差,如此在相互溝通上,自然能更加的密切。


近年來,企業社會責任CSR的日益重視,以「清潔的國民才能有繁榮的社會」為目的,花王也舉辦了一系列的CSR相關活動,諸如2011年起,由董事長親自率領同仁至台北市各國民小學進行的清潔安全宣導課程、同年所推廣的粉紅絲帶活動,以乳癌防治研推廣為目的,鼓勵女性朋友們能夠真正過著『美麗、健康』的生活、甚或更早期的安童安全、清潔衛生…等志工宣導,不難發現該企業皆以婦幼為主要服務對象。在現今這個少子化小孩皆是寶的世代,父母的疼寵往往趨於:在當下,小孩只需將書讀好,家事毋須操心,然而放眼未來呢?這也是其產業重視推廣清潔安全的主因,不僅讓孩童在操作上的簡單,更重視孩子的安全。此外,女性既為未來主人翁的媽媽,遂希望盡少許的力量,教導她們能自我檢測乳房,灌輸早期發現早期治療的觀念。


如此,一方面致力打造人們的幸福生活,一方面要求內部同仁的逐步成長。吳副總表示,在課程整體的受益上,雖無法有特定目標的提升,畢竟皆為企業的同仁,跨產業的刺激性較少,但是在不同的部門交流下,相互激勵、輔以知識及水準的提升,相信能邁向更具成長性的未來。也如同修讀『花王(台灣)精鍊高階管理與實務研習班』班程的學員蕭玫華小姐所言:「這次公司安排的課程很多元,從策略管理、變革、營運管理與服務創新、行銷與顧客行為、合作與談判。老師由淺至深、由點至面,打開了學習的視野。……臺大的老師們針對實務進行剖析,引導我們從不同的角度使用不同的理論來看實務上的問題,對我很有啟發,特別是在我個人的想法觀點上,更是提供多元的新思維與宏觀的新視野,這些都是無法以金錢衡量的寶貴經驗。」同時,更使其反思「身為一個外商的分公司要有什麼樣的策略提升其在母公司的地位?不只單單是利潤上的貢獻,而是為集團創造更多的價值。」


吳大松副總經理進入花王公司已近三十五年,也曾利用假日回饋性的教書及進修,真的忙到沒有假日的休閒。他打趣的說:「上課的時候,同學的名片是半年換一張,我則是從頭到尾都用同一張,這樣是不是很落伍?但是這樣才可以看出公司的改變和成長,這也是自己的成長。我們要的是永續經營,一個大公司的改變,不會是突然的……」所以他以點、線、面的觀點來勉勵現今的年輕人。有個性不是不好,但是要勇於溝通,不要想說「他們都不了解我」,做事不能只看點,要綜觀未來的情勢,有綜觀的思維;而學習則能在我們已經擁有的經驗上,添加新的元素,在兩者的糅合下,將能使自己的視野拓寬,公司的成長卓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