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Top!
首頁 > 幸福學堂 > 電子e報

與其詛咒四周黑暗,何不點燃一根蠟燭?── 臺灣大學新聞研究所彭文正教授專題演講『冷眼看媒體』

發布日期:2019-10-09

時過中秋,午后空氣瀰漫著秋老虎的燥熱。臺大新聞研究所彭文正教授瀟灑自在身影,配搭著休閒靚裝,蒞臨推廣大樓。
為增進推廣部同仁對媒體的概念與認知,提昇同仁處理相關問題的敏感度與純熟度,本部郭瑞祥主任特邀請彭文正教授於9月15日午後蒞臨本部與同仁分享『冷眼看媒體』議題。
一開場,彭教授為了增進雙向溝通對話的氛圍,並沒有採用傳統簡報循序漸進式的演講,而是開門見山就拋出10個媒體相關議題來與同仁分享不同的觀點:
1.臺灣的媒體環境很糟糕嗎?
2.臺灣的記者素質很差嗎?
3.什麼力量主導臺灣的媒體?
4.新聞的決策過程是什麼?(怎樣防止一則新聞播出?怎樣讓一則新聞播出?媒體買誰的帳?)
5.狗仔對我有興趣嗎?
6.狗仔會認識我嗎?(狗仔是如何找到你的?)
7.我是公眾人物嗎?(什麼是可受公評的事?)
8.當記者找上我時該怎麼辦?
9媒體報導後會產生什麼效果?怎樣評估損害範圍?
10.記者報導不實要告他嗎?


*臺灣的媒體環境很糟糕嗎?
彭教授娓娓道出臺灣媒體環境因認知的差異,並非如外界想像的差,並舉例說明台灣媒體求快的特性(少則0秒多則5~6小時),為賣命採訪的記者叫屈。彭教授剴切地指出臺灣之所以能脫離消滅萬惡共匪、一黨獨大的時代,部分的努力需歸功於媒體,並指出臺灣媒體已一步步走上西方社會的步調與要求,而之所以臺灣媒體的貶多於褒,在於報導新聞的一方和觀看新聞的大眾在認知上的差異,當彼此的立場不同,腦袋的思維更是大異其趣。許多人批評著腥羶的新聞是社會亂源之一,但這些腥羶的報導卻總是有不少的閱聽族群,愛批評但也愛看。
關於臺灣媒體報導不實、錯誤百出的情況:彭教授鄭重提出,在新聞台林立、24小時都在放送新聞的競爭環境下,對於媒體而言,胡說八道不是錯,慢才是錯。SNG車的即時連線及現場直播的狀況下,媒體記者及播報員必須在極短的時間內來反應一則新聞事件,又必須面對全天下人的檢視評論,況且受訪者與採訪者的期望值不同,立場也不同,沒有一位受訪者會滿意媒體的報導。如此情況只會越來越糟,因為訊息越來越多,速度越來越快,媒體的平台、傳輸的速度、觀眾的需求都變快了,但把關的機制卻未隨著環境的變動而有所調整。建議閱聽大眾,對於媒體之報導以『姑且信之、貨比三家、自求多福』的心態,才不會產生太大的落差與失望。
彭教授憶起1995年剛回臺大時,發現民衆對媒體一切以收視率為主導很不以為然,卻又喜歡辛辣的、奇特的節目,甚至政論談話、八卦節目的收視率都相當高。總之臺灣媒體的生態就是如此,因為這個社會泛泛的價值觀在流動,一個Generation一個Generation間的價值在改變,媒體在科技的快速變動催化下就變成如此的生態了,可是亂中還是有序的。


*臺灣的記者素質很差嗎?
臺灣的記者很多出自名師調教,其素質可謂相當優秀,即便榮獲國際奧林匹亞、化學比賽獎牌保送化學系、商學系、電機系的一流學生,都曾對媒體工作抱著憧憬與理想,卻在當年都被彭教授一一勸退。但近年,一些新聞獎項的獲獎者不少是由專業領域出身,並不再是新聞背景出身,他們有專業知識才能更深入了解事件的本質,才會有一篇好的報導;因此,彭教授開始鼓勵優秀一流的學生轉往媒體發展,因為現代的媒體不只有電視的、還有網路的、行動的、手機的,需要更多優秀的人才在很短的時間內pass information,與其把輿論詮釋權交給素質較差的媒體,何不鼓勵這些優秀一流的人才出來為媒體把關,『與其詛咒四周黑暗,何不點燃一根蠟燭』?
慢慢地你可以發現媒體是有趣的、是有潛力的、是有未來性的、是如影隨形的,你的手機就是媒體,且媒體的格式會不斷改變的,以前新聞播報1小時,未來有可能區隔成1分鐘1分鐘播報,連續劇播放的方式也有可能改變。未來的媒體整個format、platform、culture都會變的,當你隨時點閱時,收視率的主導權就決定在每個人的手中,不再只是AGB尼爾森獨家提供收視率排行榜的。


*什麼力量主導臺灣的媒體?
收視率主導臺灣媒體,但臺灣收視率調查僅限AGB尼爾森獨家提供收視率排行榜,調查的方式及公信力,都有待商榷,收視率為何如此重要?電視台的重要收入來源是廣告,媒體採購商透過收視率排行來進行Media research、Media planning,也根據收視率作出audience profile提供給廣告主參考作為頻道購買之依據,而廣告主將依據這些報表來決定購買的頻道。前因後果之下,主導臺灣媒體發展背後最大的力量,其實是廣告主及收視率。
*新聞的決策過程是什麼?(怎樣讓一則新聞播出?怎樣防止一則新聞播出?媒體買誰的帳?)
20年前,新聞局的一句話可以影響當天的新聞內容;20年後的今天,能影響新聞內容的,卻是視同為電視台金主的廣告主,廣告主的一句話,隨即能影響到新聞內容;因此,媒體如果想影響一則新聞該找誰?是掌握新聞內容及下筆輕重的跑線記者,越高層越不敢修改跑線記者的內容。
*狗仔對我有興趣嗎?
狗仔有興趣的對象大概有下列數種類型:長得太帥、太美的人;愛現的人(先做好辦公室的公關,會爆料的人通常都在你周邊)、單身的、太有錢的人;被人忌妒的人(如孫○存等常被媒體踢爆……)、很愛嗆的人(沒事就出來大小聲一下)。
*狗仔會認識我嗎?(狗仔是如何找到你的?)
週刊訓練狗仔的SOP,首先收集觀眾最感興趣的人之特性,接著跟拍佈線,有任何風吹草動時會集中火力蒐證。蒐集來確切的事證後,考量銷售量及廣告量,事證將分次公佈,並視當事者之反映來炒作話題以提高銷售量。
*我是公眾人物嗎?(什麼是可受公評的事?)
如果你常常用媒體(如常用媒體行銷自家產品者),你就是公眾人物;如果你常被人家議論(或嫉妒),會被人家想偷窺的人,你亦是公眾人物;另外社會地位及知名度較高如影歌星及教授輩者,都是媒體很愛跟拍的公眾人物,身為「臺灣大學」的教職員、在臺大的光環下,身分就較為不同,一言一行必須要謹慎,如果一不小心也有可能會成為公眾人物。


*當記者找上我時該怎麼辦?
媒體為避免後續有報導不實或毀謗之官司問題,在報導前一定會打給當事人作求證,不論當事者回答的內容為何,至少媒體做到在事前「求證」的動作,證明非惡意中傷或故意疏失,未來就算有官司,不起訴的機率就大增。因此,當媒體找上門時,千萬別作任何回應。
另外,臺大的若遇到媒體的訪談及對外一切的發言,將單一窗口由秘書室答覆。
*報導後會產生什麼效果?怎樣評估損害範圍?
依照『媒體半衰期理論』,即使再天大的消息,過了一週後能完整說出人事時地物的人只剩50%,一個月後剩20%,一年後只剩下你自己,只要別再走『歹路』,一年後仍然是條好漢,不用想不開。
*記者報導不實要告他嗎?
媒體報導毀謗罪的成立,遵照大法官的解釋是須符合以下5個原則:1.報導不實、2.疏於查證、3.真正的惡意、4.故意的疏失、5.對當事者造成傷害,這些原則是法律給新聞自由及言論自由所給予的保護。媒體在報導的內容皆極盡渲染之能事,縱然事後查證有所不妥,道歉聲明也是以低調的態度三言兩語帶過。若站出來為個人平反,以媒體的觀點,只是在繼續渲染這件事,對當事人並沒有好處;如想為社會發出正義聲,倒還有些意義值得去付諸行動。
彭教授詼諧風趣的講演中傳達對臺灣媒體生態的剖析、觀點及期許,過程中有時笑聲連連,有時又嚴肅地審思媒體環境的現狀及問題,同仁如沐春風、如入寶山,受益匪淺。並衷心期盼彭教授能點燃每個人心中的蠟燭,培育更多優秀且專業的媒體人,為臺灣媒體向上提昇注入更多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