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Top!
首頁 > 幸福學堂 > 電子e報

順命不認命,「造」出自己人生的命運

發布日期:2019-11-13
/專訪臺大進修推廣部首屆PMBA學員 林詩芸

曾有人用「油麻菜籽」來比喻女性的命運,係指傳統女性就像是油麻菜籽一樣隨風飄散,落到哪,長到哪。林詩芸是家中的么女,經營米行的父母在重男輕女的觀念下,併未刻意在她身上投入過多資源的栽培。但因自幼就從旁觀察父母經營生意,耳濡目染下,天資聰穎的林詩芸不僅培養出傳統女性「上得廳堂、下得廚房」的精明幹練,更擁有現代女性對事業的自我主見。


【「生意仔」DNA--延續家教的風範】
林詩芸幼時家裡雖然開米店,算是當時的富裕人家,但是店裡卻只請一名送貨的長工,父母習慣凡事親力親為不假他人之手,也訓練孩子們幫忙。舉凡顧店販售、炒製研磨,甚至車縫大布袋,排行老么的林詩芸,自小跟在媽媽的身邊仔細觀察、默默跟著兄姐學習。她是個聰慧敏捷的好奇寶寶,加上與生俱來的生意頭腦,再怎麼困難的事都能迎刃而解。她笑著說:「我是天生的生意仔!」
老一輩長者的想法總是認為女孩子遲早要嫁出去,念太多書沒有幫助,所以生女兒是賠本生意。這樣的思維也使林詩芸的父母不願意讓女兒讀到太高的學歷。「我在臺中商專求學的時候當過家教或賣吉他賺取額外的收入,已經自主處理金錢,因為我想讓媽媽知道,生女兒不會比生男兒差。」本來想念教育學院當老師,但在因緣際會下,她跟朋友考進臺中商專企業管理系。當時雖是建設公司會計,一塊甫完工的工地需要幫忙,正值妙齡年紀的林詩芸,問清楚東南西北的方位風水後,卻主動在建案推出日幫公司賣房子,並賺取第一筆六百元的工資。林詩芸謙虛的說:「教科書中所談的理論絕非沒有用處,只是理論是需要被實踐,更應證了『沒有實踐的理論是空洞的理論,沒有理論的實踐是盲目的實踐』,我把以前學校所學的理論與技巧實際拿出來活用,發現真得是很受用。」就這樣,在一路爾後的成長過程中,她越學越多,收穫也越來越豐碩。離開學校後,她被其大哥要求到經營的汽車零件塑膠電鍍廠擔任會計工作,也因此機緣而接觸到汽車零件,但不久後卻發生長兄驟逝的家庭鉅變,林詩芸為了讓父母了卻一樁心事,當時原本尚未考慮婚嫁的她,此時毅然選擇立即出嫁。
從小受到父母身教與家教的影響,造就出林詩芸優雅的氣質與大家閨秀的風範。出生城鎮富裕之家的么女,卻選擇嫁進傳統貧苦的山林農戶當長媳,林詩芸選擇任勞任怨、無悔地付出。「他追求了我七八年,只是過去我從來沒有想過會嫁給他。當時他的家庭對我來說算是地處窮鄉僻壤,先生結婚禮金是標會的,為了樽節花費,沒有一般婚禮禮車的排場,可以想像嗎?我是搭乘巴士出嫁的,因為整個婚禮的花費要儘量cost down。」娘家母親告訴林詩芸:「做人媳婦、捧人飯碗,就不要讓人家有閒言閒語的機會。」因此即使剛嫁過去時,曾有過委屈跟不適應,她依然把辛苦全數嚥下。「新婚第二天,婆婆就拉著我去採荔枝了。」甚至每年大年初二,她都只能待在婆家洗手作羹湯做好媳婦角色,待小姑回門後,公司開工日前一天再驅車回娘家,遵循著家教靠著智慧在現代與傳統思維矛盾下,自我取得平衡,一切都無怨無悔。並在每個值得紀念的日子裡,細心安排每個貼心的細節,讓公婆開心、姑叔妯娌安心。


【不畏創業艱辛、強權打壓--風雨中的茁壯】
「因為先生是出生在窮鄉僻壤的鄉村,所以才想要創業,創業才會有機會改變命運。」二十五歲便跟先生兩個人選擇創業的林詩芸告訴自己,「目標既定,就不要想太多。我沒有資格失敗。做,就對了。」沒有錢的時候,運用學校所學本事去向銀行貸款;最初的經營是透過貿易商和委託代工生產,林詩芸注意到這樣所有產品的品質、成本、交貨期,蓋皆掌握在別人手上。於是她開始有設廠的變革想法,認為那才是根本,當然需要產品定位、資金及場地、設備等思考計劃,有了此目標之後就朝此目標著手前進,當然也有碰到挫折及瓶頸,憑著一份堅持與毅力的努力,終於有了屬於自己的工廠,可以省下每個月的租金來支付貸款利息,白天接訂單、晚上包裝、組合準備出貨,逐步累積資源、攢錢。夫妻兩人經歷過臺灣的經濟起飛,相互扶持走過亞洲金融風暴。從事AFTER MARKET製造汽車保險桿業的林詩芸笑稱:「我們是生產保險桿,建議先生把英文名字取叫『Bumper』(保險桿),當客人來一看到他的名字,就知道公司是以生產保險桿為主。」
事業的成長伴隨同業的眼紅。曾經在一九九九年的時候,有一天同業的競爭對手大廠,也是當時汽車零件最大廠的上市公司找上昭輝實業股份有限公司,要求林詩芸退出此產業,從此不得再進入這個產業,他們欲以極不合理的價格買下昭輝,並告訴她:「如果不同意,我們公司將全面開戰。」這樣的威脅卻被林詩芸斷然拒絕。「我不會賣。這是我白手創立的公司,猶如我的小孩,含辛茹苦的扶養,我怎麼可能賣。」果不其然,隔天這間大公司對外即以成本價報價銷售,希望藉由營收的壓力打壓昭輝。但林詩芸自信的說:「你們是上市公司,有EPS與營收壓力,需要對股東交代,而且還背負一千多名員工的責任;昭輝當時是未上市公司,沒有這些壓力,員工也才五十人左右,我可以負擔的起。這樣做的話受傷的只會是你們,不會是昭輝。」爾後適逢金融危機風暴,該上市公司面臨財務吃緊大力裁員,必須停止開發新產品來減輕財務負擔;相反地昭輝卻不斷新增人力與致力新品研發及致力於品質改革及提升,秉持勇於挑戰永不放棄的毅力與堅持,逐步修正經營策略、銷售市場、產品品質定位的變革,逐漸奠定市場品質的地位以及市場佔有率,打開昭輝在國際市場中的定位。


【順命不認命,她--造命】
從修讀臺大推廣部的「精鍊高階主管與實務研習班」到「管理碩士網路學分班」,進而報考首屆臺大PMBA(事業經營碩士在職學位學程),秉持著一份不安於現狀的心,林詩芸說:「到臺大念書除了可以獲得充實的知識,從個案討論中也能了解到全球企業在遇到變化時,要如何思考外在的環境因素以及產業環境的分析。我在報考臺大PMBA時曾經致電臺大進修推廣部詢問這個課程與EMBA的差別,得到訊息是PMBA偏向實務導向,所以我希望未來可以在與不同領域的同儕討論中,撞擊出更寬廣的思考。」
在職場翻滾了三十多年,見識過各種大風大浪的林詩芸,已然不再心急於考試的過程。「我口試當天回家就開門大喊說:『榜首回來啦!』,然後被我兒子笑說:『最好是可以考上榜首,沒考上你這下就糗了。』」她以平常心,抱著學習、獲益的心態,除了活用學分班所學,加上自己的實務經驗,隨遇而安的面對每一刻結果的知曉。林詩芸認為每一個選擇進修的人都有自己的動機,無論是否希望藉由獲得更多的知識來增強實力與競爭力,都不應忘卻自己所秉持的初衷。再度進修所獲得的不再單是學位文憑,而是在這樣一個實務導向的課程中能夠吸取到更多的同儕經驗,俾活用在企業的經營。
工作加上學習是辛苦的,她也曾經對是否要繼續這種辛苦的日子有過遲疑。「我既然選擇了,就會認真讀,當時在學分班也是經常熬夜。我們這種LKK在操作電腦上都很辛苦,也沒有學過電腦,光是畫個流程圖就會NG重來好幾次花上一堆時間。」有人問她為什麼不找祕書幫忙,林詩芸理所當然的說:「書是自己要念的,又不是秘書要念,當然要自己做!」
林詩芸有著傳統女性的堅持,也帶有新世代女性的「破壞式創新」思維,她依順命運卻不認命,並選擇創造命運。人的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上,只要願意改變、學習,並積極的去克服困境,終能突破一時的瓶頸,邁向更光輝的前程。相信這也是林詩芸為什麼能在二十五歲時即與先生白手起家,創業至今,於一○一年由興櫃直接掛牌上市的成功因素。從此每年業績及獲利的成長都優於競爭對手,更將至臺大所學的理論與同儕間個案研討的寶貴見解實踐在企業中,使勝出進化於速度快於競爭對手快於環境,迎戰未來的應變力保持領先心態加強企業的核心能力,且於今年採取併購或投資擴展企業版圖掌握先機延伸新事業,致力成為AFTER MARKET的領導廠商。


採訪於二○一五年五月 原刊登於臺大進修推廣部PMBA專刊 文/臺大進修推廣部 廖唯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