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Top!
首頁 > 幸福學堂 > 電子e報

鳶飛魚躍 其機在我

發布日期:2021-03-08
/專訪臺大進修推廣學院學員 劉臣俊

今年六十八歲的劉臣俊,人生前段為了生活打拚,曾經歷生死關頭,憑藉自我調適身心得以安然度過,而對人生起了重大頓悟。他覺得人生這套劇本,冥冥之中早已注定,但是仍然可以依照自己的決心、毅力有所改變,所謂境隨心轉則悅,心隨境轉則煩。

【眷村生活的童年 無憂無慮】
劉臣俊的父親原是空軍上尉,在戰亂年代跟隨國民政府軍隊遷到臺灣,母親帶著年幼的哥哥及兩個姊姊隨後輾轉來臺會合,一家人被安置在臺北市南京東路的光復東村定居。民國三十九年,劉臣俊出生,連同後來相繼出生的弟妹,家中一共六個孩子。
談起童年,劉臣俊兩眼立刻閃起興奮的光芒。從小在眷村長大,眷村孩子幾乎都就讀空軍子弟小學(現今懷生國小的前身),上學有軍車接送,沒事就呼朋引伴,幾十個孩子一同跑出去玩,有時玩瘋不知回家,只見大人們拿著棍條滿街追。童年的眷村生活可說是無憂無慮、快樂似天堂。當時眷村周邊都圍繞著稻田,後來才闢建了南京、復興兩條路。
在那個時代,眷村生活有自己的模式與規律,與外面的社會隔絕很大。話說民國二十六年「七七事變」後,國民政府遷都重慶,空軍全部後移至四川建立基地,所以村內空軍、軍眷幾乎都待過四川,溝通仰賴四川話;學校裡,老師們操著各省腔調的國語,學生私下溝通用四川話,回到家則說自己的家鄉話。出了眷村,外面住的都是本省人,大家都不會說臺語,可是後來發現不諳臺語對日後進入社會工作其實非常吃虧。

【竹籬笆外的世界 崎嶇難料】
小學還沒開竅,書讀不好,老師板子打得兇,常蹺課跑出去玩耍,尤其喜歡到陂塘用蚯蚓誘釣色彩豔麗的鬥魚。考初中時吊車尾考到汐止的學校,每天搭火車通勤往返,這時的劉臣俊,開始對邏輯性產生興趣,喜歡分析、驗證,數理科成績優異,但講究背誦的文史卻奇差。初一、初二功課差強人意,到了初三分班,遇上玩性冒出頭,幾乎沒讀書,考高中當然沒有好成績,於是到宜蘭頭城復興工專讀化工科。五年住校讀書期間,身體氣血循環出了問題,飽受中耳炎、鼻炎困擾,結果書當然讀不好。運氣不錯的是,畢業後服預官役,去鳳山步校受訓半年,因每天鍛鍊身體、生活規律,氣血循環逐漸恢復正常,不藥而癒。五專畢業,下部隊抽到馬祖擔任步科排長,一待就是一年半,當時與對岸緊張情勢已經稍緩,除了單打雙不打的砲宣彈,每天面對的就是做不完的工事,生活單調卻忙碌。
退伍後,劉臣俊的第一個工作在新莊丹鳳的染整廠當作業員,很快就發現學校教的跟外面做的完全不一樣,加上薪資不佳、技術不高,還面對濃厚的省籍情結,覺得這樣沒有前途,決定回家好好讀書,準備考公務員,然而本身程度不好一直考不上。後來改弦易轍去補英文,插大考取了文化大學化學系。到了大四,終於覺悟自己既無讀書的才,也非當公務員的料,勉強讀完後趕緊出來找工作。

【專注研發 變身成為實業家】
大學畢業找工作,結果還是一樣,學歷不夠漂亮、省籍仍是問題。劉臣俊的職涯發展並不順利。
前幾年在業務員、作業員之間換來換去,稍具實務經驗後,喜歡去臺北後車站天水路買些化工材料,自己做些天馬行空的實驗,研發調配點東西。後來摸熟一些銷售門道,遂與朋友合夥販售化工原料,但還是做不出什麼名堂,只好又換到鶯歌一家賣窯業材料的公司上班。他的臺語仍然不行,不過新公司業績穩定,不須要他特別做什麼,只需要個老實人幫忙跑腿送樣品給客戶或陪會計去銀行。他還記得當時老闆對他說:「我全公司只用了兩個外省人,一個管倉庫,一個就是你。」
人生際遇十分奇妙,在這個公司竟然引發劉臣俊人生轉折的重大契機。
有次,總經理交代他送個東西給某客戶的副廠長,劉臣俊跟對方聊起自己會做樹脂,意外發展出一段額外的交易,幾番小試身手之後,劉臣俊跟母親借了七萬元資本,幾乎在被趕鴨子上架的情勢下,用最克難的方式在家創業,開始做化工產品加工,他自嘲是「呼應當時蔣經國總統的政策,客廳即工廠」。一年以後,他離開窯業廠,專心經營自己的事業。
劉臣俊好奇心很強,對於客戶提出的困難,喜歡鑽研、嘗試解決的方式,並從中開發許多技術與產品,經歷幾番周折起伏,生意終於慢慢做了起來。不過,代工事業不是做貿易生意,每年固定有兩個月淡季,長期下來沒賺到什麼大錢,雖生活不愁吃穿,但與家人相處時間短,常令他感到缺憾。本想自己開工廠,結果在廠商不斷找他代工生產、不斷研發當中,因將技術輕鬆外傳,吃到同行相爭的苦頭,現在已經用智慧看透人生,只維持兩個固定廠商的生意,其他時間則到臺大上課,過自己想過的生活。

【靠毅力改變心境 走出人生低潮】
在化工材料事業剛開始起步時,劉臣俊常工作到半夜才休息,久而久之,身體狀況明顯反常,容易發怒,就醫之後發現尿蛋白及腎臟不健康之狀況。到了五十歲時,情緒繼續低落,身體出現更多警訊,檢查報告出來一堆紅字,他決定認真面對,一方面就醫接受治療,一方面從書中尋找解決身體問題的資訊,開始抄書定下心性,並改變生活習慣與飲食,自己做有機早餐、堅持早睡,就這樣做了三個月,身體檢查結果大幅改善,連肢體都柔軟到能立刻彎腰用手指尖觸摸到地。他深刻體認到一個道理,今天身體的健康惡況,來自心境、個性、生活習慣及飲食習慣所造成,除非改變這些原因,否則求醫幫助也不會好轉。
兩年前,遭逢妻子過世,整個人陷入更嚴重的困境,走不出來,情況惡劣到無法進食,食物一吃下去,五臟六腑不吸收、不舒服、不作用,氣血不通,體重大幅減輕,整個人又乾又瘦又黑,像極了戰俘營的戰犯。妻子過世後的第三個月,劉臣俊開始劇烈咳嗽,然後胸痛、發燒,他驚覺這樣繼續下去太危險,便趕緊去看中醫,治療後氣血一通,什麼毛病都解決;只是病因要完全解決,仍須靠自己調整心境,便依照之前改善身體的作法,持續兩年後恢復健康。
提到如何度過這兩段人生的痛苦經歷,劉臣俊說「要靠自信與毅力」,過去就讓它過去。如今到臺大進修推廣學院上課,他最喜歡參加有關中醫保健與人生智慧的課程,希望能繼續幫助自己保持身心靈的平衡。

【堅信不惑的人生智慧】
「人生在世要沒有牽掛,不賒不欠,不占人便宜,連人情都不要欠,能夠付出最好。等到有天高高興興離開人世,內心坦蕩,保持心靜,不要強求,莫做對不起人的事。錢情願不賺,也不能做傷害人的事。平平安安、無牽無掛地離開,這就是福氣。別人幫不了,還是要靠自己。上帝已經依照你的個性幫你寫好劇本,但內容仍要自己撰寫;如果自己用心改變,劇本便會自動更改。身體會烙下印記,小心眼者身體不會開朗;憂鬱者亦同。事情只要能想開就能化解。」
劉臣俊的人生智慧,應可比擬《浮生六記》中的一段話:「人生在世,不累於外物,不累於耳目,不累於造次顛沛,鳶飛魚躍,其機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