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Top!
首頁 > 幸福學堂 > 電子e報

從媒體圈跨界到企業 不同職場表現依舊亮眼

發布日期:2024-03-28
/專訪臺大進修推廣學院108級PMBA學生 蔡祐吉

蔡祐吉,現任職於亞洲水泥股份有限公司。曾經在媒體圈工作二十六年,擔任記者、主播、製作人等,也曾於大學傳播學院擔任講師,將自身媒體工作經驗傳承給下一代學子,後來離開媒體轉任企業體系公關部門,與媒體可說是完全相反的立場,但依舊秉持著工作熱情,繼續揮灑屬於自己的專業舞臺。

【發揮所學的傳播專長 從報業立基在電子媒體發光發熱】
蔡祐吉於五專二年級就開始在學校所屬的臺灣立報擔任工讀生,隨後沒多久即因工作表現佳而轉為正職。民國七十九年開始,也陸續在大成報、自立晚報(現皆已停刊)擔任過記者與編輯。

比起當時那個正值報業蓬勃發展的年代,電子媒體才剛因為有線電視法的開放而進入發展期,原本的電視頻道也從舊有的老三臺(臺視、中視、華視)慢慢擴展到開始有許多有線電視臺的成立,其中更包含不少二十四小時播出的新聞臺。當時在報業工作的蔡祐吉,考量到自己對新興媒體的興趣,所以也從報業轉投電子媒體圈,並在電子媒體圈征戰了數十年。

一開始,蔡祐吉在前中視知名主播黃晴雯老師的介紹下進入大愛電視臺,當時大愛臺還未開播,主要的工作內容是協助新聞部門的籌備成立。後來又轉到中天新聞臺擔任記者,因為口條不錯,面對鏡頭時臺風又穩健,所以也開始擔任主播,之後又陸續轉職TVBS新聞臺、香港鳳凰衛視,從記者、主播、採訪主管,慢慢晉升到新聞節目製作人,一路走來,工作表現亮眼,不僅深受公司肯定,也獲得觀眾群的收視支持。

【喜歡深度報導節目 比起主管職更愛第一線的新聞節目製作】
在新聞臺工作期間,隨著工作表現出色,以及年資逐漸累積,蔡祐吉升任主管職,並開始擔任新聞節目製作人。他提到,在擔任深度報導節目製作人期間,是一段很快樂的工作階段,可以真正透過深入的追蹤報導,讓觀眾完整地了解該新聞事件,並且從各種不同的角度來分析探討其發生的原因與所帶來的影響,這樣的內容往往不是一般新聞中兩三分鐘的重點式整理報導就能涵蓋的。

相較於製作人可以製作深度報導的新聞節目,蔡祐吉坦承個人較不那麼喜歡擔任主管職,主要是因為主管職務需要承擔較多的行政工作,對於文件往來、簽呈核可等這類的行政工作,他覺得比較繁瑣且花費時間,這也成為後來他離開媒體圈的主要原因之一。

【沒有主動尋找 但機會來臨時就積極把握】
在媒體圈工作期間,曾介紹蔡祐吉到大愛電視臺工作的黃晴雯老師有次詢問他,若有機會,是否願意願離開媒體圈轉戰企業,當時他給了黃老師肯定的答覆。黃晴雯老師當時已經從新聞主播臺離開,轉任遠東集團任職,且表現得非常出色,其實當時陸續也有不少人從媒體圈退下來轉任企業公關,蔡祐吉並不排斥這樣的轉換,只是當時還沒有具體的機會,亦無積極想離職的意願,所以後來也就不了了之。

之後隔了約莫六年的時間,在二〇一三年,當時國道收費出現重大改革,由原本的人工收費全面改為電子式收費,得標的遠通電收公司出現了一連串爭議事件,包含原本人工收費的員工後續的工作安排、ETC收費系統出錯、APP程式被駭等等,甚至還導致一連串的抗爭活動,讓當時的遠通在媒體的報導下,成為眾矢之的,隨著事件陸續發生與發酵的期間,蔡祐吉又接到了黃晴雯老師的詢問,是否願意去遠通擔任發言人。

蔡祐吉深刻記得接到電話的那晚,是週五晚上接近午夜的時間,他只考慮三十秒的時間,就答應了黃老師。從接到訊息之後,在十天內密集的通過了三次的面試,最後由遠東集團老闆徐旭東董事長親自面試,然後就以遠通的發言人暨總經理特別助理的身分走馬上任,很快地便直接面臨處理ETC所產生的一連串重大危機。

回想當初做出迅速的決定,蔡祐吉認為一方面是在媒體圈待得夠久了,難免會遇到一些瓶頸,加之媒體圈因為網路傳播日漸發達與社會大環境影響下逐漸崩壞,讓人難免有力不從心的感覺,再加上本身的個性比較喜歡接受挑戰,所以沒有經過太多的考慮就決定接下這個在別人眼中可能是燙手山芋的任務。對他來說,他一直沒有主動尋求離開媒體圈的機會,但當機會出現在眼前時,他便決定積極把握、面對全新的挑戰。

【當企業出現形象危機 就是公關發揮實力的舞臺】
接下遠通的工作後,蔡祐吉先從認識ETC系統開始,發現系統本身並沒有太大的程式問題後,隨即與公司團隊一起積極的與政府部門單位、抗爭團體溝通協調,陸續找到了彼此都能接受的解決方式,逐漸化解危機。

二〇一七年,已故的齊柏林攝影師在遭遇直升機空難之前,在網路發表了一張空拍亞洲水泥礦場的照片,並附了一句「越挖越深」的圖說。這張照片隨即在環保團體圈中發酵,後來因為齊柏林攝影師罹難這個讓人震驚又難過的消息,更是把這張照片推上了輿論的高峰,亞洲水泥公司也面臨了不少責難,公司形象面臨重大危機,蔡祐吉再次臨危受命,被集團高層邀請到亞泥支援,不到一個星期,亞泥總經理便邀請他轉任亞泥秘書處公關經理。

在轉任亞泥之後,他有感於這個產業在社會輿論中一直背負了不少破壞環境的負面形象,但進一步瞭解礦業法以及相關的產業發展歷史與背景之後,其實發現在臺灣的確有需要水泥產業的現實面,而如何讓社會大眾更加了解水泥產業,以及企業本身在環境保護方面所做的努力,也是他與公司一直在努力的部分。

兩次接任企業公關核心角色的時刻,剛好都是企業面臨危機處理的關鍵時刻,可說是個吃力不討好的時間點,但喜歡接受挑戰的蔡祐吉認為,越是出現這種時刻,越能發揮公關工作的實力,「危機時刻,就是公關的舞臺!」

【從媒體圈轉戰企業 心態決定一切】
蔡祐吉認為從事企業公關、發言人的工作,人脈資源一定不可少,還好過去擔任記者期間,因為主要都跑立法院和政黨新聞,累積了不少人脈資源,因此當企業需要與政府單位或媒體界溝通協調時,便可以很立即的判斷出該找哪些關鍵人物,原本建立的人脈關係亦可適時派上用場。

「對於從媒體轉任企業公關的人來說,人脈真的是一個優勢」,蔡祐吉如此表示,但他也提到,雖然有不少媒體人離開傳播圈轉到企業任職,但真正能順利在企業界留任的比例大概只有五成而已。

蔡祐吉認為媒體人轉任企業公關發言人是否適任的關鍵在於「心態」。他提到,企業公關與媒體記者,基本上是兩個立場完全相反的工作,一般而言,記者的角色,特別是資深的記者,有可能被動地獲取不少資源與訊息,但做為一位企業公關,則必須主動接觸媒體,俾增加各種得以正面形象曝光的機會,並做好企業對外良好溝通與協調的角色,所以當媒體人轉任企業時,若是在心態上無法調整好,往往就無法在該工作扮演好角色。

【傳承媒體工作經驗 從不停止追求自我成長】
在媒體圈工作的期間,蔡祐吉也在母校世新大學擔任傳播學院的講師長達十餘年,透過經驗的分享,讓對傳播媒體有興趣的莘莘學子們可以更進一步的瞭解實際的媒體工作環境。目前因為生涯規劃的關係,雖已暫停講師一職,不過喜歡分享的他,也經常受邀在企業團體中舉辦講座,將自己的職場經歷,累積多年的溝通、說話的技巧等,分享給更多人。另一方面,他也先後出版過《先別急著撞牆:36個逆勢成功術》、《見風轉舵力:掌握每次變化的職場書》、《說話力:表達、反擊、說服的技巧!》、《求職力》等書籍,用文字來傳承他所擅長的職場溝通等技巧。

享受忙碌工作生活的蔡祐吉,提到自己是個閒不下來的人,所以不管多麼緊湊的工作生活,他也持續不停的進修與學習,每個月都會訂購幾本書閱讀,有適合的進修課程也會去學習,而這也正是他到臺大進修推廣學院修讀PMBA學程的原因之一。

以往在媒體圈工作時,因為採訪路線的關係,很少接觸財務報表與企業經營等議題,然而在大企業工作數年,開始陸續接觸相關範疇,讓他覺得有進一步學習的需求。臺大上課的期間,在教授的指導下,以有系統又有效率的方式,學習與財務管理有關的知識,加上分組報告等作業進行,讓他彷彿重回認真學習的學生生活。現階段的他,很享受這樣的學生生活。

未來,蔡祐吉應該會持續在企業體系工作,不過,他仍肯定媒體的魅力,所以目前他也在經營自媒體,所以喜愛觀看他播報新聞的觀眾,依舊有機會看到他繼續發揮所長,在每個角色中,扮演最好的自己!

採訪於二○二〇年三月 文/莊馨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