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Top!
首頁 > 幸福學堂 > 電子e報

「空」的理解與實踐──〈中觀思想概論〉課程簡介

發布日期:2019-09-20
臺灣大學中文系 趙飛鵬教授

佛教在印度傳承發展的一千多年(西元前五世紀~西元十二世紀)當中,可以概分為五個時期:原始佛教、部派佛教、初期大乘佛教、中期大乘佛教以及秘密佛教(後期大乘),其中與中國佛教關係最密切的,是中期大乘。
中期大乘佛教有兩大學派:主張「唯識」的瑜伽行派(又稱為有宗)與主張「性空」的中觀學派(又稱為空宗)。中觀學派的創始及代表人物是龍樹,其主要理論是闡發「中觀─緣起性空」的思想。西元五世紀時,中觀學派的重要著作,經由鳩摩羅什的翻譯,傳入中國,從此中國大乘佛教各家各宗,直接、間接都受到中觀學說的影響。隋唐時期的「三論宗」,更是直接以龍樹所撰述的《中論》、《十二門論》及龍樹弟子提婆的《百論》做為研究、闡揚的對象,龍樹也因此得到「八宗共祖」的稱號。中唐以後,以六祖惠能為代表的中國禪宗興起,藉由《金剛般若經》的提倡,性空思想為禪宗所吸收,再結合如來藏系的「真常心」思想,形成中國禪宗的獨特禪法。原汁原味的中觀思想因此而逐漸式微,所幸中觀思想的漢譯典籍大多完整的流傳到今天,隨著時空環境的轉變,佛教學術研究的進步,重新認識中觀的契機也來到了。


中觀思想,簡單說就是「探討『空』的思想」。在佛教所有的概念中,「空」不但是最常用到的,相對也是最不容易理解的一個。例如人們常講的「四大皆空」、「遁入空門」,使人容易對佛教產生一種「消極逃避」的印象。乃至於《般若心經》所講的「色即是空」,也常被用來消遣某些「好色之徒」。這些似是而非的說法,其實就是由於對「空」的誤解而來。
「空」是大乘佛教教義的基本概念之一,各宗各派幾乎都講「空」,但只有中觀學派是以討論「空」義做為主要核心,因此又被稱為「空宗」。中觀─空的思想並不是憑空出現的,而是有一個發展過程,其源頭即是佛陀所證悟的「緣起」真理。到後來卻逐漸為「空」所取代,到了初期大乘佛教,其代表經典《般若經》中有關「空」義的論述,已逐漸轉化為一形上學之絕對本體,從而激發中觀學派之興起,試圖呈顯佛陀的真義。究竟什麼是「空」?在龍樹的《中論》裡,討論得非常詳盡。因此可以說:要了解佛教思想,不能不了解「空」;要了解「空」,不能不讀《中論》。
本人受邀在臺大推廣部講授〈中觀思想概論〉課程,係該部開辦「佛學課程系列課程」之延續,主要以鳩摩羅什漢譯之論典《中觀論頌》為主要依據,參考當代學者研究成果,系統的闡述「中觀」思想之歷史、理論,以及《中論》頌文選讀、中觀在生活中的修持實踐方法等,歡迎對佛學研究有興趣的社會菁英一起鑽研與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