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Top!
首頁 > 幸福學堂 > 電子e報

為什麼,高階主管皆引用朱元璋的開國三策來因應快速變化的時代?

發布日期:2022-12-20

面對居高不下的通膨,從企業至個人無不受到影響,究竟該如何因應通膨時代?長年在科技業擔任財會主管的楊儒霖表示,以前的他只會提醒公司應注意現金流和匯率,但現在的他引用明太祖朱元璋的開國三策:「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建議老闆趁市場低迷之際調整公司體質。
  
有趣的是,擁有會計與生物科技管理雙碩士學位,在臺灣集中保管結算所任職長達數十年的張喆然組長也同樣引用朱元璋的九字箴言,他不僅認為企業須保守因應、觀察趨勢、再預先佈局,同時建議個人此時還能從事兩方面的投資:一是投資自己;二是採定期定額投資,為將來的自己與資產累積資本。

【與多元背景的同學一起上課、一起組隊打商戰】
原來,楊儒霖與張喆然都是國立臺灣大學碩士在職學位學程(Professional Master's Program, PM)的學生,他們不約而同地引用「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也是受到老師的啟發。
  
臺大的PM學程,雖共有事業經營(PMBA)、事業經營法務(PMLBA)及生物科技管理(PMBM)等三大碩士在職學位學程,但碩一時校方不以學程編班,而是將當期所有PM學生打散、分成兩班上課,一起學習商管相關課程。
  
「當初,我對PM學程有三大期許:一是專業課程的占比重;二是有機會認識背景多元的同學;三是離新竹工作地點不要太遠。」楊儒霖透露,自己長年在竹科工作,園區的財會主管近乎全認識,若選擇在新竹進修,很難開拓科技業以外的交友圈,但臺大PMBA的上課地點在竹北和臺北,加上碩一採混班上課,完全符合自己的需求。
  
張喆然也十分推崇混班上課的學習方式:「目前,碩士在職學位學程一班學生人數不多,但學校將三班打散,與你同班的同學背景將更加多元,讓我既學到專業,又可以跟不同背景的同學激盪出新的火花,還有學長與學姐,對於在職進修者而言,這絕對是無法言喻的豐富資源。」
  
此外,臺大PM學生津津樂道的還有一堂為期十周、分組開設虛擬公司的「產業競爭分析」(Capstone)課程。楊儒霖解釋,這堂課之所以命名Capstone拱頂石,因為將五根柱子合起來並疊置於最上方的這塊石頭被稱為capstone,代表這是一堂整合性的課程,學校特地將其擺在碩一最後一學期,就是為了讓學生把一年級所學到的「產銷人發財」,透過這場模擬競賽融會貫通暨應用。
  
他憶述,當時全班同學都非常投入!據悉為了商討公司的競爭策略,天天與組員挑燈開會到半夜兩三點的同學大有人在,整個過程非常刺激且精彩。
  
「雖是十周課程,但實際上是一間公司十年的縮影。我們每周四下決策,周五中午就是掀牌時刻,屆時將公布每間公司的各方面績效,同時你也能看見自家公司跟其他組別的差距。」在虛擬公司中擔任財務長的張喆然透露,競賽一開始,他是依循傳統的財務思維『有人加油門,他就必須踩煞車』,可是公司績效一直吊車尾,後來他嘗試以CEO的高度預測公司的未來發展,進而改變策略,公司營運自此開始急起直追,最後成為班上進步幅度最大的組別,讓他忍不住直呼「這堂課,讓人獲益匪淺啊!」

【延伸性進修,加深、加廣、拉高自己的視野與思維】
楊儒霖的職涯經歷相當豐富,自會計系畢業後,經由轉換公司,陸續積累會計、財務、匯率避險、募資、公司發言人等經歷,其中包括外派至歐洲;但他認為:「我的實務經驗雖然很豐富,卻也很片段,一直期盼有一套具系統性的學理能將其串聯起來;同時,我還發現自己囿於職務關係,眼界及思維有所受限,最深的感觸是參加董事會時,董事們講話的高度、廣度及深度,我遠遠不及,這也促使我想再回校進修。」
  
於是,楊儒霖選擇臺大事業經營碩士在職學位學程(PMBA),透過延伸性的進修來加深、加廣並拉高自己的視野與思維,他引以為傲地說:「兩年下來,頭腦猶如被老師開過光!以前,我習慣從財務觀點看事情,如今的我可以切換成商業模式、五力分析或波特的鑽石理論,拉高至企業或整體產業的角度,這讓我現在與董事會大佬對談時,已能開始理解他們的思維及想法了!」
  
不僅如此,楊儒霖還有三大意外的收穫:「首先是同學。臺大的師資絕對無庸置疑,但我沒想到兩年的學習收穫中,還有許多是來自於同學的貢獻。例如分析個案時,由於同學都是工作閱歷豐富的職場菁英,常能聽見不同的角度和觀點,令我驚嘆不已!第二是擔任學生會的副會長。我們在疫情期間做了很多事,也舉辦不少活動,這是以前念大學時沒有過的體驗;第三是獲得學院院長親自頒發畢業證書。雖然入學前曾期許成績名列前茅,但班上同學都很傑出,所以沒想到自己能成為全班第一名。」

【跨領域進修,為人生創造更多的可能性!】
張喆然一路從商專、大學企管系到會計學系研究所,長年工作的集保結算所,與證交所、櫃買中心、期貨交易所併稱為「證券界的F4」,主要任務是協助政府維持資本市場的順利運作;一直以來與商管息息相關的他,卻選擇臺大生物科技管理碩士在職學位學程(PMBM)作為第二個碩士目標,著實讓不少人跌破眼鏡。
  
「不少人曾問我,為什麼要跨領域學習?我的回答是:為人生創造更多的可能性!」張喆然透露,自己早在民國87年就開始投資生技產業,但當時他其實一竅不通,直到知曉政府將生技納入5+2產業創新計畫中,才開始引起他的興趣。
  
「之後,我陸續研修他校生技相關的學分班。但學分班偏向特定主題的單科學習,所以兩年前,我冀望透過獲取碩士學位的學習過程,統整這幾年學到的單科知識,加上商管財會是我的專長,為了結合興趣與專業,臺大PMBM便成為我的報考首選。」同時,張喆然更大方推崇臺大PMBM課程,既紮實又精彩!
  
他認為,不僅因為臺大老師重視授予學生完整的產業概念,正符合自己欲統整以往所學的目的,還有PM強調實務應用,使得校方採教師與業師雙管齊下,例如「智慧財產」課,不僅有臺大法學院的教授講課,也有專門負責申請專利的律師分享實務;或是在討論「資本市場」時,由四大會計師事務所的會計師授課,還有生技產業的創投公司分享募資的過程。
  
同時,張喆然還有一個意外的收穫:「進來臺大後,才赫然發現不只在生技產業,就連管理學上我都滿載而歸。」他進一步解釋,待在業界越久,越習慣套用經驗法則;殊不知,這些經驗的背後均藏有學理,加上現今產業變化迅速,即使自己已累積數十年的商管經驗,仍有持續精進的空間,尤其透過個案研究,不論在理論與實務的連結或是新觀點與思考角度上,皆大有斬獲。

【學習可以開創人生更多的可能性,也是一場可以帶走的饗宴】
每個人的一天都是24小時,為什麼在職者還要將時間拿來學習呢?張喆然認為,不論是在職場裡學習、重返校園學習或是從玩樂中學習,只要有學習,你就能感受自己的視野、想法或觀念更加寬廣且多元,因而為自己的人生開創更多的可能性;楊儒霖更直言不諱地說:「學習,是一場可以帶著走的饗宴。尤其現今,每個人都應當把自己當作品牌經營,而終身學習就是經營品牌必要的養分來源。」
  
姑且不論你是想為自己的未來創造更多的可能性,還是把自己當作品牌經營,嘗試踏出「學習」的第一步,這將會成為你人生中最棒的決定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