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Top!
首頁 > 幸福學堂 > 學員故事

活出自己的模樣 操之在我的美麗新人生

發布日期:2022-10-15
專訪臺大進修推廣學院學員109級 生物科技管理碩士在職學位學程PMBM學員 房瑞琳

房瑞琳,東吳大學中文系畢業,曾任職友華生技,現任輝瑞藥廠資深業務代表。和臺大很有緣份的她,目前工作區域主要在臺大醫院與臺大癌症醫院,負責推廣輝瑞抗生素產品線;積極好學的她,同時在臺大進修推廣學院攻讀PMBM學位,充實生物科技與管理知識。

她從小就擁有藝術天份,除了在大學辦過畫展外,目前也是位網路音樂寫手,經常在推廣西洋音樂的平台Roxy press上發表文章,分享西洋音樂故事,是位熱情活潑、多才多藝、充滿鬥志的陽光女孩。

【尋找溫暖的少女】
房瑞琳來自保守家庭,家裡就她跟姐姐兩個小孩。父親是外省人,管教相當嚴格,只要考試低於九十五分就得接受處罰。她回憶小時候的日子:「姐姐比較認真唸書,躲過處罰,但我相反,下課經常跟同學在外鬼混,並不是因為好玩,只是為了逃避回家。」

父親當時在大陸經商不順,經常與母親有許多爭執,長期下來,讓房瑞琳無心課業,雖然母親努力賺錢,一肩扛起家庭的重責大任,還苦口婆心勸她好好唸書,但房瑞琳的學業仍毫無起色。直到高中她才終於瞭解到,母親是如何含辛茹苦撫養她們姐妹倆。

「長大後才知道,從國中開始,整個家都是媽媽撐起來的,媽媽咬牙扛著我跟姐姐的學費、生活費,不得已時還必須向親友週轉,承受他們異樣的眼光。」母親最終選擇與父親離婚,對家庭卻仍無私付出…房瑞琳深受感動,立志要「改變現況」,早日成為家中支柱;就讀育成高中時期,便開始半工半讀,考上大學後不僅自給自足,還能分擔家計,一路上的風風雨雨,也培養了母女相互扶持的深厚感情。

【激發潛能 豐富的打工生活】
回憶那段生活,房瑞琳眼神發出炯炯光芒:「高中時我做過很多種工作,那時每天行程大概是,早上六點半先在學校福利社打工,傍晚下課去必勝客兼職內場,假日再到補習班擔任助理,同時也在華山市集擺攤賣衣服。」房瑞琳將年輕人的創意發揮在生意頭腦上,有段時間年輕族群中很流行Vintage復古風格的衣著,她便到市場尋找類似產品來批貨,但這種衣服通常都是Oversize才會流入市場,她便找認識的阿姨修改尺寸,再帶到西門町或華山市集販賣。

「那時一個月大概擺攤兩次,收入挺可觀。」她眉飛色舞地說著,一掃少女時期的痛苦陰霾,「高中時的期中與期末考前,我還會在班上兜售自己熬夜整理的考試筆記,印出來並分科裝訂好,一份賣八十到一二○元,一次考試賣二十幾份,加減賺個外快。

此外,網路打工版上刊登臨時工的職缺—舉牌子、發傳單、寫業配文、廣告公司的監看員等,只要有時間,房瑞琳都勇於嘗試,一點一滴,為自己存下積蓄,也養成她經濟自主的價值觀與韌性。

【嚮往寫作、繪畫、旅行的青春歲月】
房瑞琳從小就喜歡閱讀,什麼書都看,她說:「國二那年暑假,我就把金庸全集跟亞森羅蘋系列全部看完。」透過閱讀也培養中文造詣,舉凡作文比賽、小論文比賽,甚至書法比賽,都能拿到好成績;成為作家或記者,曾是她小時候的夢想。

很有藝術天份的她,也喜歡繪畫,小時候也曾嚮往當畫家,大學時在萬華電影公園展現過噴漆作品、幫臺東民宿外牆作畫來換宿,也曾在兩間藝廊辦過小型畫展,在在展露她的藝術天份與興趣。

此外,旅行也是她小時候嚮往的事情之一,高中畢業那年,她以背包客方式隻身前往義大利旅行整整三週,她回憶:「住宿使用Couchsurfing,再加上事前做功課,例如:提早買mini tickets車票、網路上買博物館的Coupon等,整體花費控制的非常划算。」

那趟孤身旅行,帶給房瑞琳相當大的文化衝擊,第一次見識世界之大,令她醉心於異國情調與風土民情,那時她覺得:「若有個職業可以一直旅行,見識世界各地的美與藝術,再寫成文字分享出去,一定很棒吧!」

然而小時的逆境,讓房瑞琳很早就有憂患意識,她衡量了夢想與現實的距離,深刻體認到其中存在巨大落差,便調整心態,將首要目標設定在能「改變現況」、照顧好自己與家中經濟的正業,房瑞琳認為只要心中還有熱情,隨時都能發展自己的興趣。

【逆轉人生 跨進生技藥業】
上大學後,房瑞琳仍半工半讀,因為工作佔據大部分的時間,學習成績並未見起色,為此還延畢一年。當然,中文系的訓練仍紮實地培養出她的文字邏輯、溝通技巧及感性思考的能力,房瑞琳提到,出了社會才發現,這些都是做好「行銷」跟「專案管理」重要的特質。

畢業後,房瑞琳想跳脫所學領域,創造更多可能性,她盤點自己的能力:「文筆不錯、談吐得宜、善於溝通、不怕跟人接觸、學習能力強且喜歡嘗試新事物。」於是她開始尋找工作機會,不管喜不喜歡,都把握面試機會。即便他人很難將中文系與生技藥業聯想在一起,房瑞琳認為:「醫療知識不僅可用來照顧家人跟自己的健康,進入生技藥業還可認識各種疾病、透過推廣正確的用藥方式與藥物資訊,間接或直接地幫助到病人,多好!」

房瑞琳抓住機會展現滿滿的熱忱,她笑說:「大部分人面試時都會高估自己學歷、低估自己人格特質,那時我剛好反過來,全力展現人格特質。」最後,如願獲得第一家藥品經銷商的青睞,正式跨進藥業;之後也因認真學習、全力以赴的態度,輾轉進入第二家上市藥廠友華生技。

進入藥業後,房瑞琳的自我要求越來越高,她發現光靠勤勞跑業務已不夠,還需要充實專業知識,於是她開始在線上學習平台Coursera學習疾病課程、報名醫學研討會、購買醫療書籍研讀、向其他藥廠業務借筆記來看,並報考英文檢定等。短短一年內,便有幸獲得輝瑞藥廠延攬,至今已任職四年。

房瑞琳說:「在這三間藥廠負責的醫療院所、疾病類型、產品訓練都不同,由衷感謝他們的栽培,讓我充實疾病與藥物知識,以及行銷與專案管理的訓練。」在輝瑞工作期間,房瑞琳也完成一項創舉,促成一款抗生素新藥順利進入臺大醫院的臨時採購案。

她解釋:「據估計,每年超過七十萬人因抗藥性細菌感染而死亡,WHO也將抗生素抗藥性列為『對全球衛生、糧食安全最大威脅之一』, 輝瑞有一款新藥是ceftazidime-avibactam,便是用於治療抗藥性菌株造成的肺炎、腹腔感染以及泌尿道感染。」

「ceftazidime-avibactam進臺大醫院之前,醫師遇到抗藥性菌株時,能選擇的藥品很少;二○一九年ceftazidime-avibactam在臺灣已取得藥證,但尚未取得健保價,按照正規進藥流程,必須取得健保價才能進藥,但這樣少說要再等七、八個月……」房瑞琳描述當時想促成此計畫的動機:「院方說,過去都是癌症或罕見藥品的臨時採購,從未有過抗生素的臨時採購。」

「當時我積極提供更多藥品資料,懇請感染科與藥劑部針對此案進行多次討論,另一方面,找尋當前具急迫性用藥的個案做為佐證,中間不乏許多相關人士的肯定與幫忙,最後成功促成臺大醫院有史以來,第一個急迫性抗微生物製劑的臨時採購案。」這項創舉,讓她受到前所未有的鼓舞,更加堅定自己跨入藥業的決心。

未來,房瑞琳計畫在完成PMBM學位後,繼續挑戰不同工作內容,像是轉換產品線、嘗試行銷管理或是醫療部門的工作等;或者是不同的生技產業,例如:醫材、疫苗、CRO、CDMO,也是她將來想延伸接觸的領域。

【全力以赴 學霸的養成之路】
在輝瑞藥廠任職期間,為了進修專業知識,房瑞琳曾三次報考臺大公衛研究所與流行病研究所,結果連續三次落榜,讓她一度懷疑自己不是唸書的料,但後來想:「除了自己以外,還有誰能阻擋一個人學習呢?」就是不服輸的精神,房瑞琳積極上網找資料,發現臺大進修推廣學院管理碩士學分班的課程架構清楚、內容豐富、下班時間也可配合,便毫不猶豫報名修讀。

二○二○年三月房瑞琳進入管碩學分班正式修課,上了半學期,她看到學院開辦的生物科技管理碩士班(PMBM)正在招生,覺得這個跨域學程的規劃,與她的興趣、職業相輔相成,且非常契合未來發展,再度義無反顧地報考,並成功獲得錄取。

雖然在職學位兼顧工作與學業非常辛苦,但房瑞琳在進修期間非常努力,至今五學期都保持在GPA 4.3滿分的成績,更因此得到在臺大畢業典禮上,代表PMBM作為授證代表的殊榮,她說:「這成績背後,代表的是每一個臺北、新竹兩邊跑的上課與下課、好幾個預習與複習的夜晚跟清晨、還有無數個報告跟個案的磨練與蛻變。」

【歷經千辛萬苦 摘下的果實更甜美】
在工作上,房瑞琳具備同理心,經常換位思考;以爭取輝瑞新藥進入臺大醫院的臨時採購案為例,她說:「其實公司並沒有要求藥品要在健保價取得前進藥,也沒有額外獎勵,但我就想像自己是那個迫切需要的病患…如果成功,也許可以幫助更多人,不試怎麼知道?」就是這樣勇於嘗試、越挫越勇的意志力,讓她總是不畏懼挑戰。

在學習上,房瑞琳充滿感激:「感謝臺大進修推廣學院給我機會修讀PMBM、感謝這兩年醍醐灌頂、誨人不倦的教授、感謝同學給我不同的視野跟刺激、感謝生命中的貴人對我的支持與相信,最後感謝我自己,一直勇於嘗試、不輕言放棄!」

工作與學業的豐碩果實,對比年少時的崎嶇挫折,令人佩服這位嬌小女子的驚人韌性。另一戲劇性的轉變,就是房瑞琳修補了破碎已久的父女關係,她說:「出社會後,我每個月去安養院探望父親,陪他聊天、關心他生活所需、給他生活費,也支付他的醫療費用。」她認為:惟有與過去和解,才能正面迎向未來!

房瑞琳細數這十幾年發生在自己身上的改變,覺得人生中有許多美好的事情,其實都是痛苦換來的,這些都應當作老天的禮物。她說:「我很喜歡一個作家-韓寒,他曾說過:『痛苦降臨時,不要總問為什麼是我?因為快樂來臨時你沒這麼問。』這句話在我身在不同處境時,分別給了我兩種不同的錦囊:當人生遇到逆境(或失去)時,勉勵自己走出困境、不要怨天尤人;當生活幸福順利(或擁有)時,要好好珍惜、不要視為理所當然。」

不為原生家庭的框架所羈絆,房瑞琳活出自己想要的模樣,成為自己想成為的人。她堅持:「相信自己、努力嘗試、不輕言放棄。」周圍的人也會感受到這股力量,漸漸地一路上就會不斷有貴人加入,一起創造美麗新人生!

採訪於二○二二年二月 文/陳秋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