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Top!
首頁 > 幸福學堂 > 學員故事

把紀律養成習慣 揮灑跨領域人生

發布日期:2022-10-18
/專訪臺大進修推廣學院學員109級 事業經營法務碩士在職學位學程PMLBA學員 施輝祥

國立成功大學電機所畢業,二十多年後進入國立清華大學法律學士學位學程,以第一名書卷獎的優秀成績畢業,看似讓人羡慕的學霸人生,背後付出的是嚴謹自律的努力。國三以前沒有老師叫得出他的名字,「某某人的弟弟」是他的身份,一個特別的契機與轉念,讓他從永遠的配角站上人生主角,跌破大家的眼鏡;小時候父親要求學好英文的囑咐,日後英文的強項成為職場上跨領域的利器。他是施輝祥!

【自我修鍊 學霸養成之路】
施輝祥是班上同學心目中望塵莫及的「學霸」,從工程師一轉變為IP業務經理,由於對法律議題有濃厚興趣,後來到清大法律進修,現職是創意電子法務部經理;人生不斷精進自己,求學經過跟職涯歷程,令班上同學認為簡直神人等級。

他謙虛表示,「我不是學霸,也不是特別聰明,只是在讀書與工作歷練中發覺,只要認真、專注、努力就可以拼到好成績。」憶及往日,國三以前成績普通,哥哥卻是成績卓越的優等生,所以老師們只認識哥哥,他的名字則被稱為「某某人的弟弟」。

聯考前被哥哥的盛名所累,決定寒窗苦讀,短短半年,從校排幾百名一躍全校前三名。當時補習風氣盛行,課後在老師家上家教,接著留在教室自習到半夜三點,再騎五公里的腳踏車回家,上學天天遲到。這個畫面很衝突,班上的第一名也是訓導處的常客,最後考上臺中市立臺中一中,跌破爸爸、老師的眼鏡。

【學長一席話 埋下唸法律的種子】
遇過的人、做過的事、走過的路、讀過的書,種種經歷都潛藏在人的內心與記憶深處,經過時間的沈澱帶來成長與改變,形成一個人獨特的氣質、視野與胸懷,構成了人生格局。

施輝祥自電機所畢業進入科學園區工作,早期進科學園區有分紅配股,累積財富相對快速,原本打算五十歲退休。因此在四十八歲那年,看到清大法律學士學位學程招生決定報考。唸法律這顆種子,在大一迎新時就被栽下了;當年,一位大四學長與他分享,「唸法律既能保護自己、又能幫助別人。」種子經過三十年的等待,發芽吐出嫩綠,他渴望退休後成為濟弱扶傾的律師。

於是重返校園唸法律,第一天上課就很惶恐,同學們聽得懂老師的提問,只有他一頭霧水。第一次期中《民法總則》考得一團糟,即使讀得滾瓜爛熟卻連選擇題都難猜,受挫的他詢問同學,才知道除了教科書外,也要詳讀參考書及國考考古題,他拿出當年準備聯考的精神全力以赴,期末考成績獲全班最高分,恆心與毅力,促使他從平凡進入超凡,以第一名書卷獎畢業。

成績優異過關,過程卻很辛苦,年少時身體狀況佳,現久坐書桌渾身不舒服,頸椎酸痛、乾眼症,一一找上門;沒日沒夜苦讀的生活,施輝祥的太太感受最深,從過去下班看電視、假日爬山的悠適生活,在重返學生身分後,幾乎所有假日都在唸書,這種苦讀精神充實了自己,也影響了同住的外甥和幾位公司同事,經由跨領域深造,取得進階學歷,也更豐富自己的生命歷程。

有句話說:「人生沒有用不到的經驗,」在施輝祥的身上有多次印證。父親原本是飛機修護師,之後轉任電信局工作;父親花了很多時間學英文,對孩子學業要求不多,唯獨看重英文讀寫。日後,他從工程師轉換職務為國際業務,語言優勢成為獨得青睞的關鍵,當年父親的耳提面命,為職涯帶來更多彈性與選擇。

【跳脫既定框架 成為跨界人才】
施輝祥畢業後從事RD工程師(Research & Development),之後轉任FAE工程師(Field Application Engineer)成為工程師與客戶間的溝通橋梁,並提供技術與產品導入客戶端的支援。幾年後,自請轉換跑道嘗試業務工作,甚至前往外商公司擔任業務,還因對策略、業務規劃及產品銷售充滿熱情,跨界到Marketing;直到唸了清大法學士,進而轉任法務工作。

多元嘗試,帶來更寬廣的視野,跳脫既定的框架進入新的格局;多元經驗,往往在意想不到的地方開花結果。施輝祥花了二十年培養自己,從RD工程師、業務、行銷,跨界到法務的驚人動力與毅力,令人欽佩不已。

跨領域的力量是很強大的!從事法務工作後,發現語文能力的重要性,語言與了解背景事實是法務處理合約的兩大核心能力,由於九○%合約是英文撰寫,要了解案件事實,跟客戶間的規範範圍,英文底子弱的人會很痛苦。

施輝祥說明,唸法律出身的法務人員,對於業務講述的內容常是有聽沒懂,只能努力想像、拼湊業務或申請人的要求,所寫出來的內容總是有落差、不到位。而施輝祥在業界累積二十年經驗,其他法務工作者可能需要摸索一天,他十分鐘就能吸收、撰寫,可謂是能將法務理論與業務操作化為文字的不二人選,成為最佳的溝通橋梁。

「出口管制」是施輝祥的特別任務,繕寫這類的文件需有強大的技術背景,例如:寫CPU的運算能力,要懂技術特徵,一般法務看不懂,他則駕輕就熟;因為這個特別的任務,成為他碩士論文的研究主題。經由三年來的鑽研、投入相關法條與案例的接觸,讓他花三個月就寫完論文初稿,指導教授要求五萬字,目前已寫到十一萬字,其他同學七、八月才口試,他則與老師約定三月口試,一切歸功於工作上被賦予的任務。

【對學習保持好奇 把紀律養成習慣】
夢想不拋棄苦心追求的人,只要不輕言放棄,就會獲得實現。施輝祥對工作、對學習保持著高度好奇心,也將紀律養成習慣。遇到困難立刻向前輩請教,找到該領域經典教科書,設定每晚回來至少讀三十頁,一本書頂多一個月就K完,哪怕再難讀都認真堅持。施輝祥自剖:「我身上有樂觀與悲觀兩個性格,在休閒生活上特別看得出來,有冒險性格,喜歡騎單車環島,到世界各地潛水,但背著氣瓶潛到三十、四十米的水深,想嘗試又擔心出意外,心裡常常衝擊,於是認真地訓練與準備。」

唸完清大法律後,住在竹科附近的施輝祥計劃再度進修,由於擔心在清大、交大唸研究所,同學們同質性太高,於是大膽跳出舒適圈,選擇就讀臺大事業經營法務碩士在職學位學程(PMLBA)。

PMLBA的分組報告訓練扎實,練就解決實務問題的能力。白天上課老師給一個判例,晚上線上會議同學集思廣益,分析爭議點、國內曾經發表過哪些文件、法官有沒有看法不一致的地方。剛開始意見不成熟,各自找資料後慢慢收斂,定調出小組意見,上課時該怎麼報告,漸漸地累積相當的能力。

舉例來說,曾在公司裡處理過一些勞資爭議,員工所提的要求跟所持的理由,往往不是過去課堂上老師曾經教授過的,施輝祥一開始覺得傻眼,明明工作契約就是這麼規定,為甚麼員工可以自己提出這麼奇怪的要求?回去翻老師的講義,找尋相關案例或相關學說,發現對方講的不無道理,我國屬大陸法系國家,勞動法以抽象文字概括規範勞資雙方的權利義務, 本來就無法涵蓋到勞資之間各種爭議的態樣,很多問題都有賴法令施行後,學界與司法界的共同努力來解決;透過小組的討論訓練,練就了實務解決問題的能力。

忙碌之餘,施輝祥勤於運動,笑說:「這個紀律是被逼出來的!」在清大唸書時發現有嚴重的乾眼症,試了眼藥水或中醫調理都沒辦解決,中醫師同學說:「五十歲的年紀運動比吃什麼都重要,於是開始每天晨跑三十分鐘,乾眼症沒有根治但改善許多,也不再需要點眼藥水。」

認真工作、認真讀書加上勤奮運動,施輝祥平時最大的樂趣是遍嚐美食。在號稱美食沙漠的新竹找到綠洲,建立自己的私房美食地圖,並分享給親友,讓嘗過的老師、同學都非常滿意。

施輝祥認為, 工作上的挫折大半不離「人的問題與能力的問題」。

有些人就是不對盤,但人的問題可以透過方法讓情感增溫,例如:試著在節日時打電話寒暄、送禮,或透過周遭人了解對方興趣,相約運動等等;坦言自己所從事的戶外運動,有些是為了跟客戶拉近關係,即使是不熟的客戶,有時騎了一天的車,感情就變好了,騎不動時互相鼓勵,沒有水時給他一瓶運動飲料,情誼就增溫了。

若是能力的問題,則在於面臨阻礙時找出克服之道,不要輕言放棄。「把創意電子的IP推到全世界的廠商,這個工作對我來說是蠻辛苦的。」施輝祥說,業務工作每年歸零,剛進公司時擔任IP業務,前三年共累積五十趟飛行,一年大概繞地球兩圈,當時創意電子(台積電子公司)的IP沒有知名度,可以賣的東西也不多,但透過參與台積電在世界各地舉辦的研討會,到處拜訪客戶、推廣業務,漸漸建立客戶對公司IP的信心,累積信任與革命情感。

【「八二原則」 影響一生的一句話】
施輝祥總能在周遭人身上看到優點,讓旁人成為貴人。第一份工作時,學長在新人訓練中分享「八二原則」,任何一組東西,最重要的約占二○%,其餘八○%儘管是多數,但重要性不若那一小部分;例如:全世界八○%的財富集中在二○%的人手中。

學長問:「你們有沒有想過,為什麼八○%的人生,被二○%的重大決定所決定,包括唸什麼科系?進哪家公司?跟誰結婚?這三件事基本上決定下半輩子。」八二原則對施輝祥日常生活或做決定時有深刻的提醒,例如:開車時,碰到有人沒禮貌地亂叭,可以不客氣地叭回去逞一時之快,卻可能遇到嚴重的後果,這後果可能整個扭轉人生;於是,施輝祥決定:「我不要為二○%愚蠢的行為,影響八○%的人生。」

這個原則也反應在和太太的相處。平時在公司跟太太通電話,同事往往誤以為他在跟女兒或女朋友講電話;兩人相處近三十年,彼此用溫柔、體貼的口吻互動,「找到對的人跟你過下半輩子,一定要花最大的力氣去經營。」施輝祥柔聲地說。

孔子曰:「五十而知天命。」年過五十歲,施輝祥明白自己的人生定位,知道自己未竟的責任。展望未來,一個是考律師,這是讀法律的初衷以回饋社會;另外一個計劃是唸PHD,希望退休後可以授課,將過去累積的工作經歷加上學術知識,以自身經驗鼓勵身邊的人,讓未來的學生有更寬廣的視野,造福更多人。

採訪於二○二二年一月 文/林碧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