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公共交通建設的過去、現在與未來—臺大進修推廣學院管碩學分班企業參訪臺北市交通資訊中心
文 / 臺大進修推廣學院 李宥德
臺大進修推廣學院114年7月3日舉辦學期企業參訪活動,特邀黃恆獎老師領隊,前往臺北市交通資訊中心聽取導覽員的介紹。
臺北市政府因推廣交通安全教育的重要,在臺北轉運站地下二樓設置交通資訊中心,並在98年12月28日正式啟用與對外開放,自啟用以來,已超過3萬人次到訪,包含各級學校、公家機關、民間團體,甚至大陸及海外地區皆有組團訪問。
展區呈現台北市歷年智慧型交通發展的歷程,並展現臺北市交通規劃的過去、現在與未來。期望透過生動活潑的展示與互動體驗,讓民眾能了解臺北市交通建設發展的精神與設計,更進一步達到資訊教育與交通安全宣導的目的。
臺北市交通資訊中心分為八個展區,1.智慧型運輸系統區:臺北市發展 ITS 成果、即時交通影像顯示;2.歷史回顧區:以交通歷史回顧為主題展示過去、現在與未來;3.停車資訊導引系統區:停車場剩餘格位顯示、停車實境模擬影片;4.交控區:模擬路口交管設施展示號誌、行人倒數計時器;5.自行車區:互動式模擬路線騎乘顯示系統;6.大眾運輸系統區:模擬低地板公車擺設、悠遊卡刷卡模擬感應;7.公車候車亭區:公車路線資訊顯示、智慧型站牌資訊;8.系統操作區:大型手機展示臺北好行、ATIS、5284 及停車資訊導引系統網站展示。
這次參訪,學員們先觀賞交通宣導短片,之後在導覽員的介紹下,透過展區珍藏的老照片,回顧臺北市交通建設的發展,再經歷八個展區,一一體驗路口交管、自行車租借系統、公車運輸等等,最後導覽員帶領大家俯瞰臺北市交控中心,並介紹交控中心如何監控臺北市交通。
交通資訊中心希望讓參觀者能印象深刻,在各個展區打造沉浸式體驗。在交通控制區設有實際的交通號誌,導覽員會說明路口交管的運作;在自行車區,架設u-bike1.0和u-bike2.0,讓參觀者能騎上u-bike體驗;而最受管碩班學員們歡迎的展區,是大眾運輸系統區。現場模擬了公共汽車的場景,學員可坐上駕駛座模擬開公車,實際體驗公車駕駛的視野死角與內輪差。
在導覽員的介紹下,讓學員們對我們生活的臺北市多了一層認識,更了解到臺北市交通局的辛苦。臺北市交通局透過智慧化的交通規劃,建立安全有效便利的交通建設與大眾運輸系統;在交控中心有一群人日夜不休的監看臺北市每一角落,為大眾排除行車中障礙。感謝臺北市交通資訊中心安排充實的行程,學員們度過充實的下午。